四庫全書總目「浙本翻刻殿本」之說,一直為研究四庫學之學者所崇尚,本文旨在正本清源,詳細辨明此誤說。文分五段:一、乾隆時期,《總目》傳本先後有:七閣寫本、兩種稿本以及浙江刻本、武英殿刻本,各本卷端率題「欽定四庫全書總目」,並無題作「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者。《四庫全書總目》與《四庫提要》關連至密,但是不能視為同書異名或異名同實。二、乾隆六十年十月,浙江布政使謝啓昆等刊竣《四庫全書總目》二百卷卷首一卷,底本是文瀾閣所藏的寫本一百二十五冊,是為《總目》第一刻。所謂「浙本翻刻殿本」之說,純屬向壁虛造。三、乾隆六十年十一月,武英殿刊竣刷印裝潢《四庫全書總目》二百卷卷首四卷,刊刻之底本是頒發文瀾閣寫本之後,紀昀等人繼續修訂完成的稿本,是為《總目》第三刻。所謂「武英殿眾珍排印本」並不存在。四、「浙本翻刻殿本」誤說的形成、傳播及其影響。五、指責長沙市中山圖書公司《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總目》時,未能尊重著作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