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75.71
  • 期刊
  • OpenAccess

國立臺灣博物館鑲嵌彩色玻璃的化學成分檢測

Chemical Identification of Stained Glass in National Taiwan Museum

摘要


始創於西元1908年的日治時期的國立臺灣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博館),是臺灣最早的公立博物館,前身為「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在1915年遷入目前所在的建築迄今。這座建築主體除有令人讚歎的仿希臘羅馬中古歐式的外觀與柱式外,大廳中央的鑲嵌彩色玻璃圓頂天窗,更是讓人驚豔。屹立近百年歷史的這座臺博館建築,至今曾經歷過數次的修繕,分別是西元1961年、1994年及2004年間的三次大修和西元1982年、1986年、1987年間的數次小修。但是,大廳頂上的鑲嵌彩色玻璃構件,郤只在西元1961年有小規模換補,直到2004年才全面性的進行修繕和復舊工作。作者等自取得2004年修繕時,所換補的鑲嵌彩色玻璃新舊碎片樣本後,便嘗試使用現代化分析儀器,檢測包括玻璃材質的化學成分的部分,用以確定各種不同顏色的玻璃內所含元素種類與含量,藉以探討這些樣本玻璃的化學成分,與其繽紛色彩間所存在的可能關係,好作為未來研究、保存及維護臺灣鑲嵌彩色玻璃的的參考。檢測結果顯示,臺博館的鑲嵌彩色玻璃,主要是由SiO_2、Na_2O、CaO等三種氧化物質組成,皆屬於鈉鈣矽酸鹽玻璃。每個不同顏色玻璃亦檢測出不等量的F、Mg、Al、Cl、K、Zn、Mn、Ba、As、Cu、Cr、Ti、Cd等元素,可能是製造過程中添加原料內的雜質,其中Cu、Cr、Ti、Cd、Mn可能是使臺博館鑲嵌玻璃產生不同色彩的成分。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王惠君(2004)。國立臺灣博物館彩色鑲嵌玻璃修復施工紀錄。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出版。
后德俊()。
何傳坤、崔劍鋒、劉克鋐、吳小紅(2008)。臺灣鐵器時代遺址出土玻璃珠的科學分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訊。247
李子寧(1999)。臺灣省立博物館創立九十年專刊(1908-1998)。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出版。
程道腴、鄭武輝(2003)。玻璃學。臺北:徐氏基金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