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158.134

摘要


菲利普.阿姆斯壯在此篇以後殖民角度重新關照動物權的文章中試圖對於當前以相似性來連結被殖民族群和動物權的看法提出反省。他認為雖然動物與被殖民者皆同為西方帝國主義和啟蒙連動的受害者,然而彼此間的關係卻應建立在差異性而非相似性上:對於人類來說,動物並非是理性思惟下安靜溫馴的被動物件;相反地,動物總是具備能動性的它者,鬆動、抗衡著人類意欲加諸在其身上的種種框架。也因此,作者認為若後殖民研究和動物研究間要有良性互動的話,人類必須揚棄對動物的主觀認知,並且敞開心房,傾聽源自其他物種而來的它者之聲。

關鍵字

它者 能動性 差異性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the Other agenc difference

被引用紀錄


廖宜祥(2017)。舊客戶消費行為分析與價值評估〔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7.00928
Pelawi, A. M. J. (2012). 服務看好度以個人心理學為基礎 [master's thesis, Tamkang University]. Airiti Library. https://doi.org/10.6846/TKU.2012.00885
江雅韻(2012)。國家品牌如何說故事:以台灣觀光宣傳廣告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2.00410
張恕平(2011)。電子零件通路銷售專案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1.00185
劉文玲(2007)。客服效能於國營事業與民營企業之差異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07.00249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