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嘗試以牟斯(Marcel Mauss)與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對「禮物」的觀點來解讀亨利.詹姆斯的小說《鴿之翼》中的交換行為。小說中無論是親情、友情或愛情的交流,都透過送/收禮物的方式來達成。送禮者首先以「大方送禮」的策略來彰顯自己的慷慨,並且建立主體之間的社會關係。藉由這種「象徵性資本」(symbolic capital)的累積,送禮者叉得到財富與他者的認同作為「回報」。然而,此種「以(禮)物易(禮)物」的交換模式,其弔詭之處在於它不可堂而皇之地公開進行,因此小說中的送禮者必須刻意隱瞞以禮獲利的事實,也就是藉由布爾迪厄所說的「誤識」(misrecognition),才能夠正當地從禮物交換中得到利益。最後,女主角凱特雖然得到回禮,收禮者的死亡卻改變了她在交換之前的得失計算。在〈鴿之翼〉中,禮物不斷游移於慷慨與私利的兩端,而此種介在經濟與非經濟之間的交換方式,正是禮物有別於商品並能夠暗渡實質利益的原因。若像小說中的交換者除去了送禮行為之下的人情,那麼情感與金錢的交換就與商品買賣無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