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0.207.23
  • 期刊
  • OpenAccess

國軍軍事學校「軍事社會化」之研究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目的係嚐試以「軍事社會化」的概念,來探討國軍軍事學校如何教育訓練學生成爲國軍未來的優秀幹部。本文首先界定「軍事社會化」的涵意,其次將軍事社會化的內容,區分成「角色人格的教化訓練」,包括「角色模塑」與「人格教化」二部份,「政治社會化」、「兵學教育」等三個層面共四個層次。再從「軍事社會化」的各個層面,來探討國軍軍事學校教育,以期了解軍校各項教育訓練措施的意義,與其軍事社會化過程中所欲達到的目的。

被引用紀錄


高穎超(2006)。做兵、儀式、男人類:台灣義務役男服役過程之陽剛氣質研究(2000-2006)〔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6.02571
楊紫瑩(2006)。陸軍第一士官學校教育之研究—以常備士官班為例(1965-1985年)〔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207200917341909
劉德龍(2007)。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全人教育實施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204200815531730
曾于晏(2007)。全控機構的學習- 從實踐社群的觀點看海軍義務役男〔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207200917350171
廖青惠(2007)。榮民創業歷程探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91020081054426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