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184.214
  • 期刊
  • OpenAccess

從後冷戰時期的美中(共)關係評析對台政策的影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國際的現實性,使台灣一直成為強權運作的一枚棋子,九○年代亦復如是。後冷戰時期國際環境結構與特質改變了,但其間美中(共)關係的消長,對台灣地位和未來前途的影響,尤舉足輕重。兩岸開啟民間交流的閥門後,經貿的合作對政治的衝突並未有效緩解,台灣跨進富裕的門檻並走上民主化與本土化後,產生對等主權的需求和對安全的疑慮,終於形成重返國際社會的強烈意願,中共憂慮台灣走上分離主義,一再打壓和封鎖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使台灣的努力備受挫折。 美中(共)之間雖有意識形態上的矛盾,卻有「共同利益」作連繫和延續的紐帶,但為制衡中共,台灣又成為美國的一張牌。這意味著決定未來台灣在美國亞太區域政治中地位若何的變數,還是中共。惟美國「一個中國」的政策內涵,在不同時期的變化極大,只是其變動一向是漸進的,九○年代台灣與美國的關係應有進一步增進的可能,但距離要美國拋棄「一個中國」原則,猶待更多的努力。 台北如何在「一個中國」的架構下,並在同時能兼顧爭取國際地位以及調過台灣內部政治與政策變化的基礎上,尋求一個「非零和」擴張生存空間的原則及策略,將是關係著台灣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以「邦聯」或「國協」的方式解決台海兩岸的爭端,除可作為國統綱領遠程統一架構的規劃之一,亦是美國未來對台政策新思考及努力的方向。當今之世,也只有美國挾其國力和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有能力與條件扮演兩岸的穩定者、調停者、或兩岸整合的催化者角色。兩岸若皆願努力作一個配合者,則台灣海峽有朝一日必會成為兩岸的和平孔道,而非充滿煙硝之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