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132.212
  • 期刊
  • OpenAccess

中共在當代戰略格局中對孫子兵法之研究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孫子」謀略的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因而可以斷言不管何種戰爭只要人還在戰場上主導謀略的作用就不會減弱「謀高一籌者勝」的戰爭指導規律就不會改變,在未來的高技術局部戰爭中,我們仍將堅持以劣勝優,發揮我們的謀略優勢,以謀取勝。 「孫子」軍事思想是建立在「奇正相生」証思維的基礎上強調「知己知彼」,以廟算「五事」、「七計」進行對比分析,講求「戰道」,探索戰爭規律,要從強弱、治亂的矛盾中看到向其對立面的轉化。「孫子」通過戰爭事物對立範疇(敵我、攻守、全破)的認識,揭示出彼此之間的生剋消長關係,從而衍生出對各種作戰方式的描述,推動軍事思想和軍事學術的發展。 所謂當代戰略格局,即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的主要標誌。一九九一年,美軍以高科技與機動力,並巧妙靈活運用「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心理威懾,不但擴張了「沙漠風暴」的輝煌戰果,而且頓時「孫子兵法」似乎又成為當代的顯學。此舉對以「人民戰爭」為主的中共而言,是一種大的震撼,再度刺激中共加速軍備現代化的決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