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4.126.74
  • 期刊
  • OpenAccess

影像科技的操控與影像語言的意義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科技使影像語言大量充斥在今天社會的各個角落。大致上,在一八三九年照相術發明時,傳統的繪畫影像與可以大量複製的攝影影像,就發生了影像真實意義認定上的困難。而隨著這時代科技的快速進展與廣範使用,人們觀看事物的方法竟然也被顛覆了。而今,電腦影像處理與電腦動畫均革命性的改變影像的完構方式,不僅使臥虎藏龍裡的飛簷走壁或林稍鬥劍成為功夫意境的寫照,寶礦力水得廣告的水中網球賽,也讓陸地與水中世界的景象自然的合成一体。 往昔,人們會為影像的藝術性與寫實性而爭辯不休,既使超現實影像也有動因、目的因、形式因與質料因等創作因的討論,於是影像語言的邏輯性意義-肖像性與指涉性受到質疑與修正。本文特針對底片攝影與電子攝影的成因與特性,析釐其對影像語言意義的影響,冀望這一含蓋不同專業領域的知識,在深入淺出的解說當中,能令讀者充份理解各類影像的成因與額外意義形成的原由,進而能因瞭解而化解自身在面對影像語言時的困惑,並且不再莫明的稱奇與讚嘆。

被引用紀錄


盧慧芳(2007)。電視歷史劇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運用---以《漢武大帝》劇之漢、匈關係情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20420081553382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