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54.12
  • 期刊

《漢書.五行志》之創制及其相關問題

"The Treatise on the Five Elements of Han Shu": Anomalies Theories

摘要


《漢書.五行志》是記錄漢代災異學說最重要的材料,其體例與內容取捨,更反映了災異學發展的關鍵。本文主要比較《史記》、《漢書》成書時之災異說發展,並分析〈五行志〉對前人之承襲與修訂,以及〈五行志〉與東漢學術、政治之關係。主要意見如下:《史記》撰作時尚未有創制災異、五行志的相當條件。但至劉向、劉歆父子著成《洪範五行傳論》後,則為班固纂〈志〉提供最為重要的基石。班固對〈五行志〉的命名,更肯定了《洪範五行傳》在災異學價值,相較之下則降低了董仲舒的影響。〈五行志〉除了董仲舒之外,雖還提及谷永等人。但真正的主幹則是向、散父子,以及京房《易傳》。因此在體例上,基本是因襲劉向《洪範五行傳論》,將五行五事分立。又採取「集合上古以來歷春秋六國至秦漢符瑞災異之記,推迹行事,連傳禍福,著其占驗,比類相從」的方式陳述。此外,班固又取捨向、歆之間,調整五行五事對應項目,並對董仲舒、劉向與劉歆三人對於災異事件詮釋的異同,加以並存。大量徵引京房《易傳》,則正顯示對於災異學說發展過程上的滲透與演變。雖東漢讖緯大興,班固亦深受其影響。但因〈五行志〉主要作者與取材文獻,多在讖緯末起之時,是以〈志〉中罕見讖緯之言。東漢揚雄、桓譚、王充以來,已出現非斥虛妄之學風。惟〈五行志〉對於災異項目與法則,日益客觀精確,當受劉歆影響。至於學者多有推測〈五行志〉著述意圖者,大體此〈志〉旨在承繼前人災異著作,統整會通西漢災異說於一編,以明其流變。其儆於學者因倡言災異而罹禍,故仍主張宜彰明天人之道,而輕占候小數。然以〈五行志〉材料所及,仍不免流於瑣碎、附會,故屢為後人所非議。但就探究西漢天人之學而論,仍具有無可取代之史學價值。

並列摘要


”The Treatise on the Five Elements of Han Shu”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cord about the anomalies theories in Han dynasty. Ban Gu demonst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anomalies theories by juxtaposing different views from several sources, based on which he changes the standpoint of anomalies theories. This paper seeks to examine how Ban Gu comes to write the ”Treatise on the Five Elements”, to form its generic style and annotation system.

參考文獻


春秋左丘明(1983)。國語。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西漢司馬遷(1974)。史記。臺北:洪氏出版社。
東漢桓譚、朱謙之校輯(2009)。新輯本桓譚新論。北京:中華書局。
東漢班固(1991)。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南朝宋范曄(1978)。後漢書。臺北:洪氏出版社。

被引用紀錄


何儒育(2016)。西漢儒家知識理論探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3743
黃啟書(2016)。西漢經學的另類戰場:從宣元成三朝災異說之發展為例臺大中文學報(52),43-93。https://doi.org/10.6281/NTUCL.2016.03.52.02
張書豪(2015)。試探劉向災異論著的轉變國文學報(57),1-28。https://doi.org/10.6239/BOC.201506.01
林柏佑(2015)。荀悅政治思想研究 ——以天人關係和君道思想為中心的考察〔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031220151024081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