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9.238.76
  • 期刊

革命史觀與戰後日本中國研究之社會主義系譜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Revolution and Genealogy of China Studies in Postwar Japan

摘要


「革命史觀」是日本戰後中國研究的核心觀念之一,尤其在1949年到1972年期間更是學界最主流的「視角/方法」。本文從戰前的社會主義演變出發,以革命史觀為中心做出整體性回顧,藉由對其中論爭、研究成果、方法論的整理,描繪出日本現代中國研究的思想系譜。籍此對日本思想史有完整認識,由此也更能瞭解現今日本看待中國的觀點和立場。革命史觀的方法論與觀念始於馬克思主義,日本左翼研究者由於戰時受到壓迫而前往中國,因此擁有中國經驗與珍貴田野資料。之後的發展可分為方法論與中國視角的雙重問題,而出現不同演變脈絡。1972年開始革命史觀退潮,自此「中國有其自身的國家利益」觀點開始起。本文試國對革命史觀與戰後日本中國研究社會主義系譜之完整脈絡加以理解,並且賦予此一史觀歷史與社會上的意義。

並列摘要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Revolution” is one of the core ideas of China studies in postwar Japan. Especially in 1949-1972, it was the most popular methodology.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Japanes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further enhanced the understanding of perspectives of today's China and Japan. Their research then evolved into two issues: ”methodology” and ”viewpoint on China”. However,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Revolution declined from 1972, and the viewpoint of ”seeing China as a nation-state with its own national interest” emerged.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seek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Revolution” and ”Genealogy of Socialism in Japanese China-Studies” and finds their historical and social meanings.

參考文獻


山室信一、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會編(2004)。中國與日本的他者認識-中日學者的共同探討。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部。
石之瑜(2007)。退出中國-近代日本對華思想中的普遍性方法與政治正確性問題。中國大陸研究。50(1),1-8。
石之瑜、李靜旻(2007)。斷代與斷裂-日本近代中國認識的基礎脈絡。中國大陸研究。50(1),9-27。
卡爾·A·魏特夫著、徐式谷譯(1989)。東方專制主義:對於極權力量的比較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
李紅岩、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2005)。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被引用紀錄


傅心姵(2017)。注定崩壞?──第二次安倍內閣時期日本的中國評論家視角與源流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1736
李曉琳(2013)。毛里和子的學思歷程:從中國民族問題至亞洲學〔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213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