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3.239.50

摘要


2013年5月2日,美國加州有一場500名金融顧問和投資者參加的會議,演說者是任教於美國哈佛大學的英國歷史學者弗格森(Niall Ferguson)。他在演說後被問到有關凱因斯(J. M. Keynes, 1883∼1946)的名言“ 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長期而言,我們都死了),當場表示「凱因斯的世界觀很自私,他是社會中的『無能』成員,他沒有小孩,也沒有打算生小孩,因為他是同志;凱因斯雖然曾與一名芭蕾舞者結婚,但他大概寧可和妻子討論詩歌勝過繁衍下一代。」此語一出,全場聽眾鴉雀聲。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


  • 涯風(2014)。死亡!與生命?春暉(78),1-6。https://doi.org/10.6611/spris220.2014.78.1
  • 一如(2004)。朝聞道夕死可也諮商與輔導(221),14-14。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a0000014-200405-x-221-14-14-o
  • 朱真一(2012)。「死亡」小組健康世界(320),56-57。https://doi.org/10.6454/HW.201208.0056
  • Joachim Illies(1970)。人屍之冷藏-是死亡之延期嗎?現代學苑7(11),17-21。https://doi.org/10.7065/MRAS.197011.0017
  • 李勤岸 (2018). 我ê死亡經驗. 海翁台語文學, (194), 60-63.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P20121018003-201802-201803220004-201803220004-60-63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