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6.154.103
  • 期刊

國中初任與資深生物教師運用發問策略之比較研究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國中生物教師形成問題的來源、攷量、問題類型、發問過程模式以及教師對學生回答的處理方式,進行初任教師與資深教師運用發問策略之比較研究。本研究採取質的研究法,在實際教學情境中觀察兩位初任國中生物教師、兩位資深教師的教學,配合正式與非正式晤談真實呈現教師在自然的教學情境中「發問策略」的運用情形及相關想法;參照研究主題「發問策略的運用」及理論架構「生成學習模型」,以持續比較法分析收集的教室面容紀錄、晤談轉錄資料,以三角校正法交叉比對不同來源資料之間的一致性,以提昇本研究發現之可靠性。 研究結果指出個案教師形成問題的來源包括「課文正文」、「圖」、「學生的生活經驗」、「實驗」以及「各章討論題」;形成問題的方向及攷量深受教師觀點的影響,均重視以生活化的題材形成問題,此外,初任教師強調「教材的連貫性」,資深教師傾向以問題引導學生達成概念的整合。 個案教師形成的問題類型受教學型態影響甚鉅:傳統講述教學中教師大多利用「知覺」類型的問題引發學習,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提出的則是「整合」類型的問題。 發問過程模式的探討是將教師對某一概念提出的一連串問題區分爲「概念起始階段」、「概念發展階段」以及「概念統整階段」加以分析,結果顯示教師在概念發展階段大多沿用概念起始階段問題之相關類型;差異處在於初任教師利用問題聯結學生的先前概念及先前教學內容;資深教師則廣泛運用「追問」及「引發學生概念衝突」的問題類型促進學生思攷與發言。 處理學生的回答時,初任教師的合作學習強調「小組任務」,依據「同學報告的內容是否完整」,來決定「追問報告不完整之處」或「抽問其他同學報告內容的重點」;資深教師則允許多組的報告員發表意見,視回答的內容志當時情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講述教學部分,資深教師與初任教師在「正確答案」的認定有明顯的差異,初任教師接受「簡答」便認爲學生已經了解;資深教師經常追問「原因」,並針對學生可能有迷思概念的部份再問,才接受爲「正確的回答」。 資深教師重視學生的想法,並以這些想法爲基礎協助學生建構新知,她們的發問策略著重探求學生了解的程度,強調同學應傳達自己的想法,並運用追問、制造概念衝突等方式達成這些目的,而且資深教師隨機應變的能力優於初任教師,較能掌握學生程度,在問題的選擇及組織上比初任教師更爲彈性而多變化。初任老師像是運用「發問」推動教學流程,攷量教學是否能夠順利進行多於攷量學生的學習善。本研究因而建議教師運用發問策略應採用多樣化的題材與問題類型,配合學生的學習過程組織問題;師資培育機構亦應提供職前教師了解實際教學情境的機會,並提昇其運用專業知識發展問題的能力。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吳紫雲(2018)。一名高中生物教師改善提問教學策略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5/THE.NTNU.ED.039.2018.F02
胡瑜秦(2020)。載浮載沉於行政海──偏遠國小初任教師適應學校歷程之探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5/NTNU202001070
劉銘恩(2001)。一位國小自然科教師的教學改變〔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13794
蔡岳璟(2002)。台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教學反省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904200715453376
汪怡甄(2007)。國中啟聰資源班數學課堂師生問答互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91020081056518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