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53.166
  • 期刊
  • OpenAccess

青光眼臨床試驗之臨床應用:高眼壓症治療臨床試驗及正常眼壓性青光眼臨床試驗

Translating Clinical Trial to Daily Practice: The Ocular Hypertension Treatment Study and the Collaborative Normal-Tension Glaucoma Study

摘要


大型的青光眼臨床試驗結果可提供我們臨床上治療的參考。因此,針對高眼壓症治療臨床試驗(Ocular hypertension treatment study, OHTS)及正常眼壓性青光眼臨床試驗(Collaborative normal tension glaucoma study, CNTGS)之結果,探討其在臨床上實務應用的可行性。 高眼壓症治療臨床試驗研究的重要結果有二:一、高眼壓患者無治療之對照組發展為青光眼之機率為9.5%,若以青光眼藥物將高眼壓患者之眼壓下降20%以上,可將其發展為青光眼的機率有效降低為4.4%。二、高眼壓患者較易發展為青光眼的危險因子為年齡、眼壓、中心角膜厚度、視神經凹陷與視神經盤比率、及視野中的PSD(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另視神經盤出血及兩眼眼壓差異大於2毫米汞柱,亦為青光眼之危險因子。 正常眼壓性青光眼臨床試驗之結果顯示,將正常眼壓性青光眼患者之眼壓下降30%以上,可有效減緩或抑制正常眼壓性青光眼患者之視野惡化,但也使白內障之發生率增加。正常眼壓性青光眼視野惡化之危險因子為:有偏頭痛、視神經出血、女性患者,另種族為非洲裔亦為較易惡化之危險因子。 大多數的高眼壓症及正常眼壓性青光眼之處理皆應以追蹤觀察開始,臨床評估重要的共通點就是中心角膜厚度的測量,此數據有助於我們評估眼壓測量之正確性,以及組織對抗眼壓之強韌度,為預測青光眼之重要參數。高眼壓症之治療與否,應綜合各種危險因子作通盤之考量,以治療中高危險群病患為主。而正常眼壓性青光眼,以病患有較高的危險因子時、視野有侵犯中心視力之危險、或持續視野惡化之情形者,為優先治療之原則。

關鍵字

無資料

並列摘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