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195.228
  • 期刊

靜脈注射藥癮者感染愛滋病毒之危險行為探討

摘要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愛滋病監測通報顯示,自1977年到2002年,只有84人因藥癮感染HIV,但至2007年4月底竟有高達5,368位愛滋病個案是靜脈注射藥癮者(IDUs)。面對靜脈注射藥癮者感染HIV的比率日益增加,有必要整體瞭解靜脈注射藥癮者性行為現況、使用藥物注射行為、共用針頭針筒、或毒品稀釋液及容器等途徑與感染愛滋病間的相關性。 本研究以台中監獄、雲林及嘉義戒治所之男性靜脈注射藥癮者為研究對象。調查方法採結構式問卷,內容包括人口學資料、違禁藥物使用情形、共用針頭行為和性行為模式。分析問卷結果顯示:性行為中偶而/經常/從未使用保險套感染HIV的危險性是每次都使用保險套感染HIV危險性的2.98倍(95%CL: 1.53~5.80)。共用針頭及針筒感染HIV(+)的危險性是從未共用者感染HIV(+)危險性的33.40倍(95%CL: 14.98~74.48);共用毒品稀釋液及容器感染HIV(+)的危險性是從未共用者感染HIV(+)危險性的30.86倍(95%CL: 14.25~66.85);同時共用針頭、針筒、毒品稀釋液及容器感染HIV(+)的危險性是從未共用者感染HIV(+)危險性的45.14倍(95%CL: 20.20~100.90)。 爲提高「減害計畫」之執行成效,建議政府廣為宣導「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讓靜脈注射藥癮者及檢調人員熟知參與減害計畫而提供及接受清潔針具和替代療法者,不負刑事責任,以提高靜脈注射藥癮者之參與率。亦可運用衛生教育介入策略引發愛滋病高危險族群免受感染的警覺意識,並善用藥癮同儕,擴增衛教諮詢服務點及抽血篩檢,另與民間單位合作,推廣外展服務,教導靜脈注射藥癮者預防感染途徑及提供替代療法等訊息,藉由多元管道儘速推展減害措施,有效減緩愛滋病繼續攀升的疫情。

被引用紀錄


王雪芳(2015)。我國毒品緩起訴戒癮治療效益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01241
蔡昱芸(2013)。運用健康信念模式探討C型肝炎帶原靜脈藥癮者之就醫行為-以台北市及新北市之美沙冬門診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0754
蔡慧茵(2008)。社區藥局對於參與清潔針具計畫的意願及其認知與實務經驗〔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03245
袁美珍(2008)。運用計劃行為理論探討臺北市某美沙冬門診男性藥物成癮者之共用針頭行為意圖〔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00071
梁蕙芳、鄭靜瑜、吳光名(2015)。愛滋病防治教育介入成效-以原民鄉青少年為例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11(1),64-73。https://doi.org/10.6225/JNHR.11.1.6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