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220.21
  • 期刊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之流行趨勢及疫苗在防疫上的角色

並列摘要


由奈瑟氏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在臨床上常以急性嚴重之併發症狀出現如腦膜炎、菌血症及敗血症等,並容易造成後遺症,其最有效之預防方法為施打疫苗,近年來因疫苗的廣泛使用,使得該疾病之發生率已大幅下降。隨著區域不同,流行型別亦有所差異,近年來,B型血清群腦膜炎球菌(serogroup B meningococcus)已逐漸成為許多國家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最主要之致病原,因此近期研發成功之新型B型疫苗(Bexsero®及Trumenba®),在疾病防治上,佔有越來越重要之角色。我國自2006年至今,每年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發生率均在每十萬人口0.1人以下,相較於歐美先進國家,我國屬於年發生率偏低的國家。雖然我國近年來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個案大多數為B型,但個案數少且多為散發性病例,因此在疾病防治上,仍以抗生素治療及預防性投藥為主。

並列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


  • 潘子明(1996)。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之流行治療及防治疫情報導12(10),315-322。https://doi.org/10.6524/EB.199610_12(10).0002
  • 廖妙淯、侯承伯、林宜君(2006)。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當代醫學(396),838-841。https://doi.org/10.29941/MT.200610.0012
  • (2007)。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傳染病統計暨監視年報(),86-88。https://doi.org/10.7017/SCDSRRC.200712.0086
  • (2021)。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傳染病統計暨監視年報(),85-87。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992450X-202111-202112090012-202112090012-85-87
  • 院內感染控制雜誌編輯部(2002)。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院內感染控制雜誌12(6),385-387。https://doi.org/10.6526/NICJ.200212.0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