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8.192.125
  • 期刊

化學植筋(栓)應用於既有鋼筋混凝土結構之適用性探討

摘要


既有鋼筋混凝土結構之補強或增築,其設計之重點即在新、舊結構系統間之聯結,而化學植筋(栓)更是目前工程實務上普遍採用之聯結材料之一。化學植筋(栓)之理論基礎與實務應用上尚有差距,尤其是該等後置式埋設之錨定模式主要為利用混凝土受張之脆性破壞模式,且多根太靠近時,會有共用混凝土破壞錐的現象,其強度不易發展達多根植筋(栓)之總抗拉強度,且其埋置深度甚短,與既有鋼筋間不易達到規範所規定之搭接長度,因此與現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之韌性設計觀念不合。另化學植筋(栓)在承受長期載重之情況下,會有潛變(creep)現象,造成使用性及安全上之疑慮。化學植筋(栓)工法並非工程施工瑕疵補救及結構增築或補強之萬靈丹,其使用限制甚多,應儘量避免採用,且除須利用其力學特性選擇較有利之傳力模式及分散或消散集中力外,並予以適當提高安全係數,更須考量潛變現象對使用性及安全性之影響。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陳永川(2015)。螺牙錨栓應用於混凝土之工程特性〔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6/NPUST.2015.00230
蔡英傑(2013)。錨栓於混凝土工程特性〔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6/NPUST.2013.0004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