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25.1
  • 期刊

一個自主工會抗爭歷程的實例調查報告-結構性衝突與個人學習

摘要


本調查研究報告是針對於1988年中成立的一個自主工會所進行的。調查研究的焦點放在積極投身籌組工會之基層勞工對抗爭歷程的主體知覺經驗,以及建構抗爭歷程的系列衝突事件所發生的作用及彰顯的意義。 在此次調查中,研究者發現工會籌組的投身經驗引發了研究對象生活中既存社會關係模式的鬆動與變化;而此一個體轉化的歷程是發生在系列的勞方vs.政府、勞方vs.資方以及勞方內部衝突事件所串連形成的“抗爭”過程中。簡言之,自主工會的抗爭歷程一方面引發了個別勞工經驗到自我挑戰與學習的心理社會(psycho-social process)歷程;另一方面,工會參與的集體行動在凸顯了既存社會體制生產關係與權力關係之中的矛盾的同時,也揭露了自主性工會團體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的困難。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吳澄澄(2015)。第一次上街頭!社運新鮮人參與歷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01770
黃國甦(2010)。台灣新聞工作者的偶發行動研究:以《民生報》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0.02917
姚光祖(2009)。從地方產業總工會運作探討台灣工會組織狀況 -以桃園縣產業總工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065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