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安.阿勃斯(Diane Arbus,1923-71)是美國196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攝影家之一,本論文聚焦於她拍攝唐氏症女人萬聖節的《無題》(1969-71)系列,奠基於對她作品的視覺分析、文獻探討、與歷史研究,開拓性地援引同時期的社會史、人類學、與後結構女性主義理論,來詮釋《無題》系列所展現對異常身體認識論的關鍵性轉變。筆者認為,阿勃斯在1960年代拍攝畸形人物的作品,展現了現代性對異常身體的態度:在現代性的歷程當中,古代被認為充滿神奇力量的異常身體,逐漸被醫療、演秀與攝影病態化。相反地,阿勃斯在拍攝《無題》系列之時,正是美國的社會與文化蛻變成後現代性的歷史時刻,在這個各種邊緣再現與論述風起雲湧的時期,她受到當時社會與文化變革的衝擊與感召,脫離了1960年代以攝影馴服異類的感性,展現了與現代性背道而馳的視象:一方面敏銳地營造了一個過渡(liminal)、失焦的嘉年華會,唐氏症女人得以藉面具、扮裝、遊戲與儀式,暫時從將她們病態化的世界中解放,展現了令人驚異的奇幻面貌,創造了使異常身體魅力重生的烏托邦式世界。另一方面在拍攝唐氏症女人的萬聖節群像之時,展現了這個邊緣社群的神祕儀式與魔法經驗,這種交融、共享的群聚儀式,使得她們逾越理性的父權社會的控制與歧視,進入一個女性的、神話性的、有親密夥伴情誼的另類平等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