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9.146

摘要


台灣的地理氣候是以穿越嘉義之北迴歸線為劃分界限,該線以北副熱帶性季氣候區,以南則是熱帶性季風氣候區,所展現的氣候經常是高溫且相對濕度高。除了原有的一些高溫作業像煉鋼、鑄鐵、玻璃業、橡膠業等,許多戶外工作者,如建築工人、農夫、修舖道路工人、碼頭等,很容易暴露於濕熱的環境中,若未加以注意,可能引發一些熱相關性疾病像熱中暑、熱昏厥、熱痙攣、或熱衰竭等。當一個人處於熱環中工作,身體內熱調節機轉(thermal regulation mechanism)即用來維持體心溫度的恆定性。一個人即使躺著休息時,也有一定的基本代謝熱,工作時消耗能量產熱更多,當體內的熱蓄積到一定程度時,通常藉由幅射、傳導或汗液蒸發等方式加以散熱。可是當周遭溫度高於37.2C時,輻射性散熱便完全無效,外界的熱反而會經由輻射進入人體內;而環境中的相對濕度增加時,此時經由排汗散熱的效果便大為降低,甚至失效。因此雇主對於熱的作業環境,首先必須篩檢勞工的健康狀況,一般婦女、肥胖者和老年人較不能適應高溫作業,罹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全身性皮膚病變等亦不適合熱環境。正視高溫作業環境,雇主應採取預防及應對措施如加裝冷氣、空調、架設熱輻射擋板、飲水與鹽片的供應等,一方面提供勞工一個舒適、安全與衛生工作環境,另方面可提高工廠的生產力及減低災害的發生。

被引用紀錄


伍偉廷(2012)。中原大學建築工作室舒適度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200428
王如瑩(2001)。陶瓷工人職業暴露與健康之相關性探討〔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7-170420071415397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