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218.147
  • 期刊

運動的「內存善」及德道教育

摘要


當代倫理學理論除了義務論和目的論的主張之外,還有第三個傳統,這個傳統可以追溯到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理斯多德,本文主要目的提出的當代倫理學最重要的—一支-德行倫理學,其所重視的是,「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並從中嘗試分析當運動做為一種有價的「人類實踐」時對道德教育上的貢獻。本文首先簡單介紹了亞里斯多德所延伸的德行概念及麥泰爾的實踐觀,並部析當運動被視為一種有價的人類「實踐」時與「內存善」的關係,其次,實踐與織制度必須加以區分,前者是要完成內存善的實現,而後者則偏重外存善的追求,過分追求外在善的結果有可能會抵銷內存善,因此,德性的獲得很重要,其功能在於抵抗組織制度的腐化力,最後在運動與道德教育的關係,德性的培養為道德教育的必然部分,德行的獲得是透過「做中學」的過程,我們是藉著培養一些特定的習性而「獲得」德行,從而學習到做對的決定,並同時教化我們的欲望,當運動被視為有價的人類實踐並應用於教學中時,它是可以提供培養德行並展現德行的機會,學校教育課程應可重視此項功能。

關鍵字

運動 德行 實踐 內存善 外存善 組織制度 道德教育

被引用紀錄


洪琇惠(2010)。走過青春叛逆的少年兄--運動對品格行為轉變之生命敘說〔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93380
張玉誠(2011)。「態度、執行、成就」敘說一位田徑教練的故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3226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