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216.73.216.220
  • 期刊

伏擊行銷在北京奧運之應用-以中國李寧品牌為例

摘要


運動贊助已成爲全球行銷活動中成長最快速的領域,奧運會更被企業視爲絕佳的行銷平臺。但成爲奧運會贊助商的高額贊助權利金與具排他性的名額限制,促使無力或無緣之企業轉而選擇打擦邊球之伏擊行銷,間接分享奧運資源,以實現企業行銷目標。中國李寧品牌在北京奧運中,雖與奧運會正式贊助商失之交臂,卻能成功運用伏擊行銷大幅提升品牌知名度與銷售收入。分析其主要成功策略包括:一、圍繞消費者爲主題;二、連結奧運精神與內涵;三、廣泛尋求參與平臺;四、循成功足跡、合法越界。本文對於無力或無緣成爲贊助商的企業來說,提供絕佳的行銷策略之借鏡;對於欲投入奧運贊助的企業來說,如何避免伏擊行銷之衝擊,提供了反向思考。

參考文獻


上海證券報網址
王青云、賈艷麗()。
王昶、苗春迎(2001)。北京奧運大商機。臺北市:大地出版社。
聚杰網奧運營銷網址
非奧運贊助商的奧運營銷之術

被引用紀錄


陳宏志(2023)。由未註冊商標規範論奧林匹克標誌可能之法律保護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23(2),225-241。https://doi.org/10.6547/tassm.202312_23(2).0002
吳慧卿、李慧穎(2020)。大型運動賽會伏擊行銷因應策略之探究中華體育季刊34(1),1-14。https://doi.org/10.6223/qcpe.202003_34(1).000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