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61.200
  • 期刊

運動領域中同儕關係的概念與測量

摘要


在運動情境中,探討同儕關係所使用的概念、架構或測量,大都延續教育或發展心理學的取向,是否能有效描述或解釋運動情境中的同儕關係,值得我們的關切。本文即希望透過分析同儕關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呼籲更多研究者關心同儕關係的議題之外,並回顧與省思過去研究有關同儕關係的概念定義與測量之有效和適當性。試圖對未來研究同儕關係提供參考方向,對建立探討同儕關係有效的基礎概念與測量方法有所貢獻。

關鍵字

同儕接受 受歡迎 友誼

參考文獻


徐瑞玉、盧俊宏(2001)。青少年運動友誼知覺之初步研究—以醒吾女子足球隊個案為例。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9,461-471。
徐瑞玉、盧俊宏(2002)。青少年運動友誼品質量表編制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10,183-195。
陳鵬仁、卓俊伶(2005)。兒童身體活動量與同儕關係。臺灣運動心理學報。7,103-113。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被引用紀錄


陳汝盈(2017)。國中學生知覺導師服務領導、學生人際關係與班級歸屬感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700213
楊亮梅、陳美華、李晨鐘(2023)。體育課社會關係支持之內涵與實踐:教師與學生的觀點臺灣運動心理學報23(1),1-28。https://doi.org/10.6497/BSEPT.202303_23(1).0001
Ya-Chi Yang、Hsin-Chuan Chen(2023)。The analysis of the predicament of Japan's Budo tourism: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Budo tourism industry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22(2),73-92。https://doi.org/10.6169/NCYUJPEHR.202312_22(2).000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