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42.158
  • 期刊

近十年蘭嶼背景二氧化碳濃度分析

摘要


蘭嶼氣象站(22°02'N, 121°33'E, 324公尺)二氧化碳監觀測始自1995年3月,至今已持續十年。經整理分析,並僅採用夜間(19pm~6am)資料,以避免白日來自沿海村落的污染影響。總計在1995年3月~2004年12月間,約有90個月的有效月平均資料,相當於整體資料的77%。同時,日本在台灣近海亦長期架設二座二氧化碳監測儀器,分別位於Hateruma(24°03'N, 123°48'E, 10m)Yonagunijima(24°28'N, 123°01'E, 30m)。比較該二處資料與蘭嶼監測數據,可以發現其每月資料變率(=月標準差/月平均值)約在0.75%以下,而蘭嶼數據變率可達1.75%。此外,蘭嶼的月平均值相較於二站,均方根差約是低於該二站數據6.7~6.8ppm,相當於長期平均值(369~373ppm間)的1.8~1.84%。此外,若僅使用1997年1月份以後的資料(75個月),則可發現蘭嶼與各站間的月變化相關係數達0.77~0.89間。大致上,蘭嶼站在建站初期出現校正系統的調整問題,但自1997年後已可充份掌握大氣二氧化碳的季節性與長期變化。不過,考量夜間與逐日資料的變率高,以及夜間平均值較日間高約4.5ppm,則可以了解到蘭嶼附近二氧化碳濃度變化大,最主要是受到測站附近森林吸收的影響,而非是校正基準不正確(未出現均勻偏低現象),或是附近污染源影響等因素。未來建議應就此問題進行測站調整。 長期而言,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持續上升,2001~2002年並且出現較大的增加率,蘭嶼站的監測數據亦顯現相似結果。1997年平均濃度約為360ppm,到2004年達376.4ppmv,約增加4.6%,線性迴歸後的增加率約為每年增加2.09ppmv。同期,Hateruma、Yonagunijima、Mauna Loa與南韓南端Gosan的監測數據,則顯示約每年1.86~2.14ppmv的增加率;而由於所收集到的數據不全,僅Yonagunijima提供2004年平均濃度為380ppmv,相當於1997~2004年間增加約4.0%。若就季節性變化來觀察,則夏季的增加率較慢,其他季節則略多。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張榕書(2006)。1994-2004年台灣近地面臭氧特性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20720091733548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