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31.240
  • 期刊

健康與氣候變遷:政策行動指引

摘要


●全球氣候變遷現況與回顧 最早在1998年World Health Assembly就指出氣候變遷的確對人類健康存有潛在的危險性;隔年1999年在Third Ministerial Conference for Environment and Health中,WHO指出人類活動已造成之全球氣候系統改變及臭氧層破壞;最近一次在2001年,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f Climate Change, IPCC)更綜合許多明確的科學研究證據與全球已發生的現況指出,自工業革命後之人類發展活動已導致過去50年來,溫室效應增強而伴隨全球暖化,並造成氣候變遷的現象。氣候變遷不但已直接影響人類健康,如熱浪發生等熱應力的增加,或是水災及暴風雨的肆虐;同時也可能間接影響人類健康,例如導致病媒及水媒病致病原在自然界分佈範圍的改變,造成水質及空氣品質的變異,或是人類食物的取得及食物的品質;此外也可能區域性的危害經濟發展、社會及政治穩定,全球性的引起地球生態系統失衡,並使生物多樣性驟減,進而對全球生物都產生莫大的威脅。故相關專家學者已開始重視,並著手研究氣候變遷的成因,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以及相對應變和解決方法,最後還需要所有地球村上的國家一同努力,以減輕並避免全球環境的改變。。 由於現已有明確的科學研究證據清楚顯示全球氣候變遷已經發生,再加上2002年在歐洲地區發生的水災,及2003年發生嚴重的熱浪,都證實了原本預期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直接或間接的人類健康影響,而目前卻仍缺乏相關機制或應變措施,以預測或避免氣候變遷所導致的不良健康效應發生。故在考量歐洲地區居民可能面臨的風險後,WHO成立了氣候變遷與人類健康因應策略計畫(Climate change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human health (cCASHh) project (2001-2004)),以觀察、瞭解並控制氣候變遷帶給人類健康的影響。 cCASHh計畫除了針對人類健康的潛在危害與衝擊進行研究且提供正確資訊外,同時也在各種災害或緊急狀況發生時,協助各地區採取正確的處理方式及應變措施,並且提出不同於傳統觀點的工作計畫重點:經由描述已發生之氣候變化及災害現況,與確認及降低造成氣候變遷的特殊危險因子後,應建立相關預警機制提早針對異況發出警示,以利各種相關不良效應發生時可採取立即性的應變行動,並避免人類健康危害的發生。 故cCASHh計畫共有以下幾個工作重點: 1.確認氣候變遷所引起之人類健康效應。 2.回顧目前現有的應變措施、技術及政策。 3.探討人類針對氣候變遷之可適應性發展的相關阻礙因子。 4.確認或制訂最合適的方法、技術及政策,以使歐洲居民成功地適應氣候變遷。 5.在不同氣候與社經條件下,評估各種特定策略或是結合性手段對人類健康的效益。 ●cCASHh策略執行綱要 1.多方面的資訊整合: 解決氣候變遷所引發人類健康衝擊之首要工作為收集各方資訊,並瞭解其命名學、目標及方法後,累積並整合公共衛生與氣候變遷的相關知識。 2.策略之執行: 建立完整之公共衛生相關因應體系,再配合提早採取行動且執行應變措施,則在下列狀況發生時,執行成果將可達到最大效益:執行的方法在目前的氣候狀況下是有效的;發生之事件可能有嚴重的衝擊;針對氣候變遷議題組成合適的跨部門聯盟及其良好的夥伴合作關係,與適切的網狀聯結系統;決策結果具有長期影響效應。 3.訊息的溝通: 氣候變遷之影響是長期而深遠的,且引起的人類健康衝擊是大到難以解決與管理的,故不論是國際性、區域性的寶貴經驗,或是政府單位、一般民眾的資訊傳遞,都更需要多方縝密的溝通,否則不確定與不坦率的溝通反而將使彼此失去信任,甚至使民眾恐懼及不安全的心理感受更加惡化。 4.針對特定的人類健康衝擊採取預防措施: (1) 熱浪: 可採取之措施包括加強並執行早期預警系統,加強衛生反應系統與機制,進行都市計畫,改善居住環境,並給予居民適當建議。 (2) 水災: 在最近數十年中,許多歐洲地區的城市所設置之硬體建設性與非硬體建設性之水災防護措施已明顯地降低其相關死亡數,故可依據這些經驗提高對水災危害的預防。 (3) 水媒病: 加強水源之保護,確保飲用水或供水系統之清潔與衛生,提高特定疾病之疫苗接種率,加強群體及個人健康保護措施之衛生教育,例如穿著適合的衣物,從事室外活動後能自我檢查並提早移除附著的壁蝨,同時落實疾病的監測。 (4) 食物傳染性疾病: 以沙門氏菌為例,可藉由控制並監測食物鏈來減少其細菌數,同時針對食物的處理及保存提供更多方法及資訊,以對抗氣候因素導致的潛在風險。 (5) 過敏性疾病: 氣候變遷使得適合新氣候的植物大量散佈並生長,針對某些牧草及野草來說可能延長其開花及花粉季節,故不論是空間上或是時間上,都因氣候變遷而擴大分布範圍,提高可能過敏的機率,但目前氣候變遷、過敏原與過敏性失調之間的關係目前尚未確認,故應先澄清此三者間的關係,以加強建立早期預警系統。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潘麗雅(2012)。南投縣信義鄉原住民能源認知與態度之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78-0305201210333685

延伸閱讀


  • 朱明若、吳昭原(2012)。氣候變遷與健康促進台灣醫學16(5),503-509。https://doi.org/10.6320/FJM.2012.16(5).06
  • 黃芷苓(2019)。環境健康與氣候變遷調適策略護理雜誌66(3),4-5。https://doi.org/10.6224/JN.201906_66(3).01
  • 龍世俊、周淑婉、陳正平、溫蓓章、蘇慧貞、蔡宜君、沈育生(2018)。「氣候變遷與健康調適」科學計畫臺灣土地研究21(2),209-239。https://doi.org/10.6677/JTLR.2018.21.02.209-239
  • 郭育良、陳乃慈、陳主智、王櫻儒、盧孟明、張靜貞、許家勝、温慧茹、江東亮、林秀娟、陳秉鈺、潘士群、王玉純、張芳慈、陳彥融、陳奕志、江宏哲、鍾孟珠、林育廷、楊子欣(2017)。提升國人氣候變遷之健康識能與調適策略研究。載於臺灣公共衛生學會(主編),台灣公共衛生學會聯合年會學術研討會手冊(頁79-83)。臺灣公共衛生學會。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P20141125001-201710-201711220009-201711220009-79-83
  • 林俊龍(2019)。減緩氣候變遷與健康促進人醫心傳-慈濟醫療人文月刊(186),6-7。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P20141210001-201906-201906260011-2019062600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