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84.155

摘要


本文的核心結論是,佛家是以宗教的形式表述的更加廣義的心理學。其理論依據有四:第一,佛學是用人格化的方式表述的心理學。形式是宗教的,實質是人文的,是心理的,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正是此義。第二、佛學是以人文精神為特色的心理學。印度佛典,在譯成漢語時,佛與菩薩的名號,譯義不譯音,為什麼?就是要取其義,取其人文精神。第三、佛學有一套證成明心見性的方法。無論是禪、密、淨,還是其他門派,最一般的求證原則,首先是攝散亂心歸於“一念心”,然後再打破這“一念心”,而歸體用如如的“本來如是”。第四、佛學是可以實證的事。佛學的實證是人文精神的自我實現。

關鍵字

心性 心物二元論 明心見性

延伸閱讀


  • 黃惠郁(2015)。佛法與心理治療諮商與輔導(354),10-14。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6846478-201506-201512020023-201512020023-10-14
  • 李明芳(1993)。佛學概論哲學與文化20(6),624-626。https://doi.org/10.7065/MRPC.199306.0624
  • 釋昭慧(2001)。佛教與社會運動弘誓雙月刊(54),11-17。https://doi.org/10.29665/HS.200112.0004
  • 梁曉虹(1992)。論佛教與漢語辭滙書目季刊26(3),22-29。https://doi.org/10.6203/BQ.1992.12.26.3.02
  • 陳一標(2016)。佛教學系與人間佛教。載於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編),輯三【二○一五。人間佛教高峰論壇】人間佛教的體認(頁229-236)。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P20180411003-201608-201804110018-201804110018-229-236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