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34.107
  • 期刊

靈魂附身、精神疾病與心理社會文化因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澄清「精神疾病」與「心理社會文化因素」在病態(邊綠型)「靈魂附身現象」(SPP)的形成機轉中扮演何種角色,以及是否能預測此現象的發生。本研究探個案對照研究法之組配對的方式,以精神醫學DSM-Ⅲ-R診斷準則及本研究所界定的靈魂附身篩選標準為依據,控制性別、年齡、精神疾病診斷及居住地區等變項,選取117名研究對象。研究樣本分為三組,即研究組(45名)(有精神疾病且有SPP),生病對照組(41名)(有精神疾病但無SPP),及正常對照組(31名)(無精神疾病且無SPP)。 研究結果顯示:(1)經由與個案之深入訪談推論,對於曾有靈魂附身經驗者來說,「精神疾病」此因素為決定個案是「邊緣型SPP」而非「儀式型SPP」的關鍵。(2)「心理社會文化因素」中的「病因界定」、「社會支持網絡」、「生活壓力事件」三變項,可以預測靈魂附身經驗的發生。同時,在研究組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個案以超自然因素界定病因、認定家屬為其主要的社會支持者、且經歷較多的生活事件。(3)經由深入會談所蒐集的個案資料,作者嘗試提出一個以「與靈魂接觸的程度」為橫軸,「接觸靈魂之種類」為縱軸之概念架構,這個架構是本土民俗文化所建構之靈魂附身信念的理論模式,唯這個假說有待將來進一步研究之驗證。

被引用紀錄


蘇庭進(2007)。一位女性之成乩過程與自我認同的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07.00210
黃志偉(2005)。精神科門診病人的求醫行為之相關因素探討:以民俗療法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0500699
王芯婷(2007)。精神障礙者勞動與生活場域開創行動~以桃源二村有機農場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7.10359
員紹瑄(2011)。依神而醫:一位當代靈乩之乩示醫療研究〔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9-280120141458439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