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5.64.200
  • 期刊

自我對話理論應用於軟式網球競賽之探討

摘要


比賽對每一個選手而言,是驗收訓練成果最好的時刻與證明。心理素質的強韌與否,更主宰選手在場上的表現。每一個人內在的想法都可稱為是一種「自我對話」(self-talk)。自我對話係指個人對於感覺和知覺的內在自我對話,它可以改變個人的自我評價和認知,並給予個人指導和增強。本文以2006年杜哈亞運男子團體金牌戰為例,探討自我對話理論如何應用於軟式網球比賽中,透過自我對話之定義說明及相關文獻覽閱之方式,最後針對亞運選手之訪談分析,對於日後軟式網球訓練或比賽的應用提出建議,以供日後選手及教練執行訓練或比賽時之參考。

關鍵字

心理訓練 質性研究

參考文獻


呂碧琴(1991)。自信心與運動表現。中華體育。4(4),21-25。
周佑玲(2002)。國小學童自我對話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
陳景星(2000)。智慧程式在啟動。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
柳信美(2007)。優秀撞球選手自我對話之探討。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鄭溫暖()。

被引用紀錄


方同賢、謝順風(2017)。意象訓練對提升軟式網球運動表現之應用文化體育學刊,(印製中),75-86。https://doi.org/10.6634/JPSS-CCU.201612.24.07
李佳諭、許雅雯(2021)。正向動機式自我對話在不同壓力情境下對運動表現及自我效能之影響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20(2),28-38。https://doi.org/10.6169/NCYUJPEHR.202112_20(2).0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