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9.234.255
  • 期刊

規律運動對腹部肥胖之影響

摘要


長期的規律性運動雖然可以產生許多對健康正面的效果,但是不同型態或項目之運動也可能會造成身體組成的差異或者脂肪分佈區位的不同。近年來的研究也顯示脂肪堆積的位置會影響肥胖與相關疾病的危險程度,尤其是腹部肥胖。腹部肥胖的內臟脂肪量與代謝症候群之相關疾病有高度正相關,腹部肥胖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肺功能疾病、糖尿病等發生的機率。而評估腹部肥胖的方法,腰圍、腰臀比、腹部皮脂厚、矢狀腹圍及腹部容積指數等人體測量學指標也可以有效的評估是否有腹部肥胖,且適合推廣於一般大眾。本文最後探討規律運動對腹部肥胖之影響,顯示中低強度或中強度之有氧運動可以有效的降低腹部內臟脂肪量以達到預防腹部肥胖之效果。

參考文獻


方進隆(1997)。健康體能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漢文書店。
王麒曾(2003)。從「腰帶越長,壽命越短」說起。千橡雜誌。43,77-80。
行政院國民健康局(2005)。94年度國民運動行為調查結果。2006年12月2日,資料引自http://www.bhp.doh.gov/BHP/index.jsp
行政院衛生署(2007)。2006年國人十大主要死因。2007年3月25日,資料引自http://www.doh.gov.tw
朱嘉華(2004)。十二週耐力運動訓練對肥胖大學生心臟結構型態和泵血功能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被引用紀錄


高承志(2009)。國中學生代謝症候群之相關因素探討---以屏東縣國一學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74068
林孟冠(2010)。職場環境、運動社會心理因素與臺北市警察人員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01400
林碧蓮(2011)。台北市某國中學生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53877
康永明(2012)。新竹市消防人員體適能及規律運動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7085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