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40.207
  • 期刊

如何促進規律運動?運動承諾模式應用於體育教學

摘要


學生規律運動習慣的比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大幅遞減,慢性疾病患者年齡層卻逐年降低,因此,如何促進學生持續規律的運動為當務之急。運動承諾模式的建構,提供了運動樂趣、涉入選項、個人投資、社會規範、涉入機會,及附加的社會支持共六項決定因素,相關實證性研究皆指出其能有效地預測運動承諾水準。因此,如能配合體育教學的情境(林宗賢,2002;Weinberg & Gould, 1999/2002),依據此六個面向進行教學,相互環扣、無一缺漏,有利於體育教師建立學生對規律運動應有的觀念和認知,並可助其從小養成持續、規律的運動習慣。

參考文獻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台北市:漢大印刷。
李思招(2000)。護理學生規律動行為相關因素研究-以臺北護理學院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
吳姿瑩、卓俊伶(1998)。健康促進模式與健身運動促進。中華體育季刊。12,51-61。
林宗賢(2002)。透過體適能教學及文宣海報的介入對學生體適能知識、態度和運動行為效果之研究。藝術學報。71,211-26。
張民讚(2004)。彰化縣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運動參與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體育碩士學位班。

被引用紀錄


蕭珮吟(2012)。中高齡者規律運動與成功老化相關之研究-以嘉義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351582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