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7.179.200
  • 期刊

建構理論在舞蹈藝術教學的實踐

摘要


新的舞蹈藝術教育內容不再囿於舞蹈動作或作品的呈現,更包括以多元的觀點對舞蹈藝術進行討論、研究與批判思考,建構式的舞蹈藝術教學,透過對學習主體性的重視,幫助學生提升思考與認知,進而增進對舞蹈藝術鑑賞的能力與創造力。本文主旨在探討建構理論取向教學在舞蹈藝術領域的實踐,依據實際授課的觀察,舞蹈藝術教學應讓學生重視舞蹈獨特的身體語言、價值與特質,從生活經驗較常接觸的議題切入,透過開放式的問題提問與異質性高的分組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脈絡中學習與互動,才能更有效的主動建構知識與培養聯想力與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林曼麗(2000)。台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市:雄獅。
張中煖(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各領域教學示例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張靜嚳(1995)。何謂建構主義?。建構與教學。3,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1990)。教學法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
郭禎祥()。

被引用紀錄


林子文、程瑞福、詹淑月、邱逸翔(2020)。臺灣中小學體育課中舞蹈教育之現況:以批判論述分析體育學報53(3),355-371。https://doi.org/10.6222/pej.202009_53(3).000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