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51.241
  • 期刊

拜物的極致或是對藝術的推崇:談Willem Kalf靜物畫中的潛在寓意

摘要


十七世紀的荷蘭靜物畫,因在同時代並未留下對其直接的論述,因此現代的我們很難去理解或是詮釋,當時的荷蘭社會是如何接受這樣的繪畫。也因為這樣論述的缺乏,使得後世的學者們,在論述有關該時期的靜物畫時,也常出現許多分歧的意見與觀點。在這些討論之中,當屬Willem Kalf(1619-1693)的畫作,得到最多的討論與猜想。Willem Kalf是十七世紀的荷蘭藝術家之一,其畫作的主題多以靜物畫為主。相較於同時代的其他藝術家,Kalf的靜物畫中所描繪的物件,都是十分華麗珍貴的,與其稱之為日用品,應更符合奇珍異寶一類的物件。有學者便認為這樣特別描繪格外精緻物件的風格,是屬於阿姆斯特丹的風格,然而事實上卻並非如此。綜觀整個十七世紀的荷蘭靜物畫,Kalf在物件上的選擇,是十分特別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Kalf獨樹一格的風格,在藝術史上造成了兩歧的爭論。以法國文學評論家羅蘭.巴特一派的論述,便認為這樣的畫作是在大肆地宣揚物質主義,而屏棄了繪畫當中高尚的精神與道德意涵;然而反對者卻認為,Kalf的選擇,是暗示了物質終將毀滅,唯有藝術方能永恆,是一種高度強調藝術價值的作為,且包含著警世的道德意涵。本文將搜集與分析過去學者對於Willem Kalf畫作的看法,並試著提供一個從現代的角度觀看Willem Kalf的方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