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141.193
  • 期刊

與人(胚胎)有關生物科技研究資訊來源所產生的法律相關議題

摘要


在生物科技發展的過程中,研究資訊(來源)、資金的取得、法令政策對該技術是否開放以及其技術是否得以智慧財產權保護是該技術能否得以發展最重要的幾個因素。上述這幾個要素對於生物科技產業的成功,均是缺一不可。特別是生技產業在研究資訊來源取得所產生的議題,是很不同於一般其他產業所面臨的問題,尤其是在與人(胚胎)相關的生物科技產業中,因為其研究基礎資訊來源為人或胚胎,因此關於人(胚胎)生物科技產業其研究資訊來源議題所考量的重點,不但與一般非生物科技產業不同,就算是與其他的生物科技產業相較,亦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將針對與人(胚胎)相關生技產業中在取得研究資訊來源時所面臨與其他科技產業(尤其是非生技產業)相較,較為特殊的三個議題加以介紹。一、與人(胚胎)相關生物科技研究來源的權利保護二、基因資料庫的權利保護三、國際公約對生物資源多樣性與傳統知識的保護

參考文獻


王澤鑑(2002)。侵權行為法。三民書局。
林三田(2002)。刑法各罪論。台大法學院圖書部。
高添富(2006)。醫療糾紛與醫師風險管理。元氣齋出版社。
程法彰(2005)。中美間對於雇用關係中雇員隱私權的探討。法令月刊。56(10)
程法彰(2003)。被竊盜藝術品及文化財產之法律問題。萬國法律雜誌。127,101。

被引用紀錄


楊詠惠(2012)。醫療隱私資訊適當使用與保護規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1081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