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200.66

摘要


人死亡後,其身體器官如果尚可使用,基於死者對自己身體的自主決定權,得捐贈給需要的人,遺愛人間。惟捐贈者少,需求者眾,故前衛生署長曾建議立法政策宜改為「沒說不,即同意」。換言之,我國屍體器官捐賠的法制,可能從現在「以書面明示同意捐贈」改為「以書面明示拒絕捐贈」。此外,我國自2010年重新執行死刑後,死刑犯之器官捐贈再度成為媒體正面宣揚的話題,然而我國目前死刑執行方式無法進行腦死判定,且死刑犯意思表示之任意性亦令人質疑。雖然現行「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對於屍體器官移植之死亡判定及意思表示已有規範,不過相關規定仍有改進的空間。本文經探討腦死判定程序、死者生前同意及親屬同意等相關規定後,提出修法建議。

關鍵字

器官捐贈 器官移植 屍體 腦死 死刑

參考文獻


王海南(2010)。德國的死後器官和組織捐贈法律規定。環球法學論壇。7,1-6。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未出版。
吳建昌、陳映燁、李明濱(1999)。死亡之重新定義:對於腦死之探討。醫學教育。3(3),3-19。
李悌愷(2004)。論屍體(骨)之法律性質。臺灣本土法學。56,9-22。
李素卿(2009)。沒說不豈能當同意?。人籟辯論月刊。65,7。

被引用紀錄


李尉慈(2015)。我國人體器官移植之現狀與法律修正展望〔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5.00087
徐惠蘋(2022)。新生命新適應:腎臟移植者心理與社會適應之詮釋臺灣社會工作學刊(25),1+3-50。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a0000248-202211-202212010010-202212010010-1+3-5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