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8.94.171
  • 期刊

提升住院中風病人48小時內接受物理治療完成率之探討

The Study of Promoting the Completion Rates within 48 Hours of Receiving Physical Therapy for Hospitalized Stroke Patients

摘要


背景與目的:臨床上住院中風病人當病情穩定後皆會接受復健排程服務,物理治療師可透過符合中風病人程度的治療訓練,提升中風病人的動作功能,2014年,本院復健科物理治療組的初次治療48小時內完成率年度平均僅達86.7%,因鑑於此,如何提升「初次物理治療48小時內完成率」,即成為維護病人權益及提升復健療效品質的指標之一,本研究目的著手執行改善計畫,探究住院中風病人初次接受物理治療服務延宕之因素,最終期待改善計畫之後,每個月的完成率皆達到目標閾值。方法:本研究運用P (plan)、D (do)、C (check)、A (action)品管模式,歸納找出限制初次復健治療48小時內完成率的可能影響因素,根據特性要因圖的分析,歸納找出限制初次復健治療48小時內完成率的可能影響因素,再經整合團隊共同討論後依其迫切性及重要性,決定「要因」。結果:決定「影響因素」如下:(1)無專職病房復健組。(2)無電子排程系統,導致治療師需花費大量時間更新病人資訊及排程。(3)無即時聯絡網進行跨領域溝通。本科在2015年6月開始著手進行改善計畫如下:(1)每月第2週科內會議進行宣導,查核與科內考核績效制度連結。(2)成立病房復健組,專職處理病人特殊狀況。(3)電子住院排程系統上線。(4)組內治療師設定追蹤名單,持續以電子排程及電話向護理人員追蹤病人病情。至2016年11月止,年度平均品質指標已達92.2%預設目標(閾值91%)。結論:提升住院中風病人48小時內接 受物理治療完成率是復健品質的一環,持續為病人提供高品質、高效率、以病人為中心的全方位服務,是現今醫院在品質的推動與管理方面不斷追求的理念未來將持續監測,發現新的問題即進行對策修正及改善。目前與醫療資訊室持續討論無紙化程序,期將bar code導入住院排程系統,簡化治療人員、護理人員與行政人員行政程序上的負擔。將時間有效運用在治療病人,提升服務病人品質。臨床意義:物理治療早期介入的觀念可避免中風病人肢體因運動功能障礙導致失用症候群。提升初次接受物理治療的效率性,攸關病人接受服務的品質與權益,同時提升病人服務品質及增加本科經營效益。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