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199.243
  • 期刊

探討徒手治療對於肌源性顳顎關節障礙肌激痛點的療效

The Effect of Manual Therapy for the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of the Myogenous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摘要


背景與目的:顳顎關節障礙在生理性的致病機轉方面,大致可分為關節源性(arthrogenous) 和肌源性(myogenous) 兩種。肌源性的顳顎關節障礙是因為與咀嚼功能相關的肌肉,如嚼肌、前顳肌及外翼肌等因肌肉緊繃、痙孿或肌筋膜疼痛而導致顳顎關節障礙。或是肩頸部肌群因與咀嚼肌群有功能性的鏈結,或是具有協調與神經控制上的關聯,因此這些肌群的肌筋膜疼痛亦被視為肌源性顳顎關節障礙的原因。過去已有諸多研究將徒手治療運用在其他部位的肌筋膜疼痛之肌激痛點上,而有關於徒手治療在顳顎關節障礙的應用,大多是在關節源性的,在肌源性的應用較為缺乏。此外,在療效評估方面,前述過去學者在檢驗肌激痛點的療效時,大多以降低疼痛來當作指標;但只看疼痛是否降低,恐無法排除患者因接受徒手按摩治療便覺有效的心理因素,若加入其他較客觀的評估參數,應更能提供較為科學化的臨床實證。因此本實驗以形態學和生物力學的參數,評估徒手治療對於肌源性的顳顎關節障礙之肌激痛點的療效。方法:本實驗選進40 名符合顳顎關節障礙研究診斷標準(Research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RDC/TMD),為肌筋膜疼痛且張嘴受限的單側肌源性顳顎關節障礙患者,隨機分配到兩組,A 組接受徒手壓力放鬆術,B 組接受肌筋膜鬆動術。A 組全部由治療師A 執行,B 組則全部由治療師B 執行。目標肌肉為患側的嚼肌、二腹肌前腹(anterior belly of digastric)、上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療程為每週兩次,為期8 週。療效評估工具為超音波影像與肌張力測定儀,分別由評估者C 與D 操作,且二人均不知受試者的分組狀況。超音波影像擷取肌激痛點的影像後並利用影像分析軟體計算其面積及厚度;肌張力測定儀則檢測肌激痛點部位的硬度、潛變及應力鬆弛等生物力學參數。以統計分析上述各參數在治療前後是否有顯著差異。結果:將所有資料先經Shapiro-Wilk's test,結果均符合常態分布,因此以paired t-test 來比較治療前後的差異,以t-test 來比較兩種徒手治療的效益。結果顯示治療前後兩組的硬度、潛變及應力鬆弛等生物力學參數,以及肌激痛點的面積、厚度等形態學參數均有顯著差異;但兩組之間的差異在各項參數均未達統計顯著標準。結論:本實驗顯示肌激痛點經徒手治療8 週後,在形態及生物力學參數上皆有顯著變化,而兩種徒手療法的效果並無顯著差異,表示均具有療效。臨床意義:本實驗結果可提供臨床工作者,對於此類患者施予徒手治療時之實證參考。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