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65.134
  • 期刊

臺灣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品質之復健治療照護效益分析

Assessment on the Stroke Rehabilitation Benefit of the Post-acute Care in Taiwan

摘要


背景與目的:臨床上愈來愈多的腦中風病患,在急性醫療後常會遺留相當行動障礙,不只是患者本身喪失工作能力,連帶生活自理也會出現問題,往往需要他人長期照顧,更造成家庭及健保醫療支出。本研究探討2014年衛生福利部全民健康保險提升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品質試辦計畫(Post-acute Care-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PAC-CVD),針對急性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40天內之病患,探討參加此計畫住院期間做復健治療之患者,於獨立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行走能力上復健治療預後成效之程度,提升未來在此計畫收案標準嚴謹度,以及提升急性後期照護品質之復健治療照護效益。方法:針對2014年至2016年於臺灣中部某地區醫院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之51位病患為研究對象,收案條件:(1)急性腦血管疾病之病人;(2)功能狀況具有輕度至中重度功能障礙(MRS 2~4);(3)醫療狀況穩定:72小時以上神經學狀況未惡化及生命徵象穩定、無併發症;(4)具積極復健潛能者。使用PAC-CVD之個案功能評估成效評量工具,由承作醫院之個案「初次評估」、每3週「期中評估」及「結案」之出院轉銜評估報告書。結果:51位腦血管疾病病患,男性占39人,女性占12人;年齡層為40至93歲,平均年齡為72.80 ± 13.77。腦中風急性後期復健治療照護以6週為主要照護週數;7位病患於第3週結案,結案原因為功能顯著進步,可回家自行復健;27位病患6週完整結案腦中風急性後期復健治療照護;7位病患申請展延第9週結案;10位病患第3週提早結案,其中3位因連續2次個案功能評估,未進步者或降低者;7位自動放棄。統計分析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下4組(第3週結案n = 7、6週完整結案n = 27、展延第9週結案n = 7、第3週提早結案n = 10)身體與心智功能以及平衡功能之差異。結果顯示,在全體51位受試者中,顯著差異最高的為6分鐘行走測試(six minute walk test),其次為姿勢控制、平衡功能(Berg balance test),差異最低為吞嚥進食功能(fontional oral intake scale)而次低為重返社會能力評估(motor activity log)。第3週結案之Berg balance test較6週完整結案控制較好。6週完整結案與展延第九週結案治療後的結果差異不大。而6週完整結案與第三週提早結案在營養評估(N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指數則偏向於營養不良。結論: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之復健治療照護會提升病患之平衡能力、生活功能、以及語言功能評估(concise Chinese aphasia test)。臨床意義:腦中風患者於姿勢控制、平衡功能以及心肺功能較差,PAC-CVD則可優先加強身體動作控制能力,靜、動態平衡能力以及提升肌耐力。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戴千淑、鄭朝惠、黃千恩、林少瑜、劉子菁、梁穎(2020)。提升腦中風病人急性後期照護下轉率榮總護理37(4),360-368。https://doi.org/10.6142/VGHN.202012_37(4).000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