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140.121
  • 期刊

神經內科轉介神經疾患病人接受物理治療的時機與流程

Referral Process and Timing for Individuals with Neurological Disorders to Receive Physical Therapy from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摘要


背景與目的:神經系統疾患的病人身體活動度降低與臥床時間的增加可能引發其他併發症,進而影響生活功能與品質。過去文獻證實中風患者的復健極早介入具有可行性與安全性。目前神經系統疾患的病人轉介物理治療的時機考量仍未清楚。因此,本研究將探討神經內科轉介神經系統疾患的病人接受物理治療早期介入的時機與流程,以做為未來物理治療急性早期介入參考。方法:本研究為回溯性研究,利用電子病歷系統的資料做次級性分析。以一家醫學中心神經內科的病患於1個月為單位,進行轉介物理治療的病患資料回顧。擷取資料內容包含年齡、性別、入院日期、主要診斷、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腦中風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分數、上肢及下肢的布朗斯壯氏等級(Brunnstrom stage)、轉介物理治療介入的日期、復健科的會診與轉入日期、出院日期。本研究資料以SPSS版本19.0進行統計分析,使用描述性統計以平均值±標準差、百分比呈現資料,使用變異數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比較不同轉介流程(會診復健科、轉入復健科)的病患嚴重程度如NIHSS分數、布朗斯壯氏等級、住院時間與轉介時間之差異;以卡方檢定分析病患嚴重程度與轉介時機之關聯性。統計顯著水準訂為0.05。結果:神經內科轉介物理治療人數共131人,平均年齡67.6 ± 13.2歲,包含男性73位(55.7%)、女性58位(44.3%);主要診斷為腦血管意外99人(75.6%),其中缺血型中風90人(69.8%)為多。開始物理治療介入平均為入院第6.4±5.1天,住院時間15.4 ± 10.2天,其中48.9%的病患會診復健科,進一步由神經內科轉入復健科22人(16.8%),另轉院至分院復健科11人(8.4%),共9人(6.9%)加入急性後期照護方案(PAC)。病患嚴重程度如NIHSS分數、布朗斯壯氏等級與開始物理治療介入時間有顯著相關。不同轉介流程的病患之布朗斯壯氏等級、住院時間有顯著差異。結論:神經內科轉介物理治療介入的病患以缺血型中風為主,神經內科轉介物理治療時機與病患的疾病嚴重程度如NIHSS分數或布朗斯壯氏等級有顯著的關聯性,轉介流程與病患之布朗斯壯氏等級、住院時間有關聯。臨床意義:本研究成果可提供為神經內科病患接受物理治療早期介入時機的參考。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