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56.45
  • 期刊

不同金融中介體系與公司治理的關係

摘要


本研究將世界主要的金融中介體系區分為:間接金融的銀行基礎,以及直接金融的市場基礎,並分別以德日、英美兩組國家為對照,說明其形成目前金融體制的背景因素與不同金融體制的優缺點。更詳細地說,研究的主題亦可改寫為:銀行或自由市場哪一種金融體制,較能有效監督資金需求者按照資金供給者財富極大化的原則來運用資金?同時,本研究亦指出,治理或監控公司主要活動的權力來自全體股東,因此,股權結構,即董事會的產生將會影響公司的營運決策。在這樣的概念下,本研究亦從股權集中制度與藉由金融機構持股所形成的監控設計,來看不同體制對於公司治理的效果。 研究的主要結論有兩點: 1.兩種金融體系應該是「互補」,而非「競爭」的關係。銀行對於中小型企業的資金支援可以使其日益茁壯,等到中小企業有能力上市上櫃,自資本市場籌得不同型態的資金後,更能擴大經營規模與健全其資本結構。 2.發展多元的金融體系,可能是較佳的選擇,但是不管是何種金融體制的改革,都需調整公司股權結構,並使內部最主要的監督機制—董事會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被引用紀錄


董毓國(2009)。實施資訊安全政策對銀行之影響〔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09.00572
劉定坤(2013)。論境外天堂對公司治理的影響—以租稅政策與資訊隱密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2631
蔡嘉屏(2015)。銀行管理者的過度自信對風險承擔的影響〔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1/fcu.M021693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