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波的硬體設備品質提升與微型化,由房間中的一隻大象,笨拙不友善,到現今小毛驢可隨意移動到床側,不久的將來,可隨身攜帶,成為手機的新配件,像隻蝴蝶隨著我們到處飛舞。超音波影像擷取,成像的技術與品質提升。我們不必在模糊的影像中玩猜謎遊戲,而是像世足賽一樣可以看清楚到底是天使之手或腳的每一個細部動作,還可以重播(replay)。除了探頭科技長足的進步,超音波原理、知識、相關機械與材料、超音波解剖,以及超音波影像的進展,身體各部分包括心臟的超音波檢查,解剖位置與構造在超音波探頭下,可清楚辨識,每位病人都成了透明人,讓我們醫療進展到視覺醫療。一如50年前聽診器是醫師專業象徵,超音波檢查也成為新世紀醫師執業不可或缺的左右手。心血管疾病常常來得快又猛,常常在沒有任何前兆或預警下突然發生,並且在幾分鐘內致命(1-8)。心血管疾病處置時需要一些簡單訊息,幫助臨床醫師做重要的決策。如心臟跳動否,心包積液併填塞否,右心耗力過度否,心臟收縮好或壞以及血液容積足夠否。心臟的超音波檢查(以下簡稱心超),對於具有心臟解剖知識的臨床醫師,接受一至二小時的簡單概念及操作實作教學,即可提供的簡單、快速與直接訊息,協助做救命的決策。我們稱之為簡易急重症心臟超音波(以下簡稱為簡易急心超)。在任何懷疑心臟症狀病人,均應有簡易急心超協助做篩檢,如高級救命術(ACLS)一樣,立即指引適當救命處置給需要救助的病人。我們呼籲改變醫學教育課程中住院醫師訓練計畫,甚至是醫學生,增加超音波課程,包括原理,解剖,生理與動態變化。實作方面,也應該在解剖學,影像學等實作與判讀。目前首要工作是推廣簡易急心超的使用,讓包括急診醫師的第一線診療醫師床邊診斷及儘早開始緊急治療,以救回許多瀕臨死亡的病人。最好是病人症狀出現初期,便可以用簡易急心超發現嚴重致命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