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10.137
  • 期刊

〈上邪〉古今詩系譜的建構與意義的承轉-從文化象徵質變至語言形式改異的互文關係

摘要


漢代樂府詩〈上邪〉在台灣現代詩壇反覆藉由不同詩人改作而不斷地再現,可謂台灣現代詩發展裡的特殊現象,這些〈上邪〉改作構成一相當頗具規模的系譜,同一首古詩在不同時空經由不同作者反覆地再現,爲何〈上邪〉引起如此眾多現代詩人選擇〈上邪〉做爲意圖改作的典型?從現代詩自身的發展觀之,這些意圖轉化古典再予以改作的現代詩,呈現出怎樣的風貌?古典精神之於現代創作中,究竟何者被保存?又有什麼被顛覆? 本文先探討〈上邪〉原詩長期爲人所忽視的基本意涵乃在於呼天立誓時所展現的宗教信仰,由此可知原詩原有形式應爲祈願愛情的禱詞;接著梳理古代詩人依此詩進行改作所形構的系譜及其中的文化意識,再探討現代詩人改作〈上邪〉而構成的現代系譜,闡明其中自我化、身體化及信仰失落下的猶疑不信等現代意識特質,並考察〈上邪〉原詩中的古代文化象徵於今的承變關係,及其對後世相關詩作書寫形式的影響,最終即總結〈上邪〉與後世〈上邪〉諸作反覆對話的意涵,即原始〈上邪〉體現一種以信仰爲基礎的宗教感,並依此形成禱詞式的自然語言,在非自覺意識下產生了單純且感染力極強的表達形式,使現代眾詩人列爲範式,反覆改作;而現代意識籠罩下,詩人們不時以理性反思或身體感官所改作的〈上邪〉,在語言及文學形式上雖有新變之姿,亦有亟欲與古典對話之跡,但「看似複雜,實則雷同」的現代版〈上邪〉的語言形式中,蘊含現代意識及依此而生的懷疑不定,反覆重演懷疑論者的悲哀與疑悔,在意義及書寫形式上都漸流於刻意、陷入窠臼,〈上邪〉古今系譜使我們得以看到文化象徵變遷導致書寫形式的改變,省思非自覺意識創作與理性反思/感官身體的創作意識的差異,辨明其文學意境的形構脈絡,探索現代詩創作發展的限制及發展方向。

關鍵字

上邪 系譜 文化象徵 語言形式 禱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