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遍佈台灣的廿三家中小型醫院,兩年之間抽審460本病歷的結果,發現因為選用抗生素的錯誤而導致有效治療的延誤三天以上的案例高達12.3%。其中一半死亡!假設抗生素選用有缺失的只有10%,則其中因此而死亡的人數為5%。再以各項最低的估計,假設全台灣的中小型醫院每年僅有十萬人是接受抗生素治療。如此,每年因為抗生素選用的缺失而直接間接死亡的人數高達五千人!再假設其中約一半的病患是無論怎麼處理都是會死的,每年還是有兩三千名病患是因為選藥不當而死亡。這數目使『感染症處理的缺失』成為新發現的台灣十大死亡原因之一!導致此嚴重醫療缺失的原因有:一、數年來台灣就有:『不知病原菌時抗生素的選用從第一代的狹效、較便宜的開始試』的錯誤治療觀念;二、健保審查病歷醫師錯誤的判斷,以為絕對不能輕易使用、或甚至不能使用較有效、廣效、較貴的;第三、四代抗生素;三、主治醫師病歷寫作的內容不完全,無法讓審查醫師清楚地瞭解病況及其進展;四、主治醫師抗生素之知識缺乏、教學無效,等幾項。最有速效、可以落實的補救辦法如下:A、由健保局確實發函到每一位醫師手中,說明可以直接使用管制抗生素的臨床情況;B、給每一位醫師可以隨身攜帶的簡易用藥手冊;C、同時由衛生署組織由二十名感染專科醫師組成的『感控防疫醫療隊』,平時分發到沒有感染科醫師的各中小型醫院會診、對醫師個別指導用藥的方法,每四到六個月輪調到其他醫院,有疫情時可以集中調派、處理疫情控制及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