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記》是玄奘西行求法的史實典籍,係歷經印度、西域等一百十餘國與傳聞中二十八國的見聞錄。除有關佛教弘傳之敘述外,舉凡地理、風俗、語言、傳說、產業、政治等,皆有詳細之記載。其中對於「龍」的傳說,著墨頗多,從各項記錄歸納,可知龍的特質與定位。在大乘經典中提到,佛陀說法時,大阿羅漢、菩薩摩訶薩、天人、龍、緊那羅、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人等等,同與盛會,共來聽聞佛法。龍受佛威德之教化,而護持佛法,也是佛陀說法時的重要與會大眾。《過去現在因果經》記載,佛陀降誕時,難陀龍王與優波難陀龍王於虛空中吐清淨水,一溫一涼,以灌沐太子。《法華經》中所記載,年僅八歲的龍女,由於受持法華的功德,於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花中,成正等正覺。傳說龍樹菩薩曾到龍宮(或稱北印龍族所居之處),取出深奧的大乘經典,所以未創新教、改新衣,而全力弘揚佛法。在現實世界中,雖然不見龍的蹤影,但是龍與印度佛教的關涉頗深,值得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