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216.73.216.197

摘要


方法本身即是結構,透過方法與結構之理解,將使我們能更清楚地掌握象山哲學之精神。本文在第一部分,釐清了「心」觀念的二種層次-「文字概念之心」與「象山之本心」,同時,提出了「創造性機制」觀念作爲一種「方法意識」,重新詮釋「心」在象山文本中的意義,並以之爲理解心學的關鍵。在第二部分,則分析了象山哲學對「人」、「歷史」與「宇宙」之定位,進一步檢視本文以「創造性機制」詮釋「心」觀念,在象山整體理論體系中之適切性,最後,則說明「創造性機制」觀念於儒家心學中的意義。

被引用紀錄


陳士誠(2020)。陸象山以二心為一之自我論人之善惡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60),87-132。https://doi.org/10.6276/NTUPR.202010_(60).0003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