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04.29
  • 期刊

「孔子」的三種形象-試說「有教無類」之舊義與新解

Three Images of Confucius: a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the Long-standing Implications and New Interpretation of "In Teaching There Should Be No Distinction of Classes (youjiao wulei)"

摘要


對「有教無類」不同的解讀體現著不同的孔子觀念。古今注疏家普遍將「有教無類」理解為孔子自述其私學教育之宗旨,具有自由開放教學之意味。趙紀彬則倡新解,「人」、「民」分屬對立的階級,「教」、「誨」也有不同面向,「教」的內容則是貴族對民的教化及強制性軍事訓練,可見孔子是一名反動的思想家。龐光華訓「類」為「善」,他認為作為一名高明的批評家的孔子是在批評當時的教育不符合禮法。張詒三的解讀則兼趙、龐二先生所長。但「人」與「民」不僅僅只能從階級鬥爭的角度來理解,人的身份和地位可以通過為學修身加以改變也是儒家思想題中之義,且不論孔子本義如何,東漢馬融之後大多數學者一以貫之的解讀方式,也體現了古人具有一種開明的教育觀念。

參考文獻


林存光《儒教中國的形成-早期儒學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進》,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P.13,P.12。
趙吉惠等《中國儒學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趙紀彬〈有教無類解〉,見《論語新探》,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P.1-4, 6-8, 11, 26, 60-63, 65-66, 70, 75-76, 79, 81, 85-86。
龐光華《〈論語〉「有教無類」新解》,載《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7,issu 1。
張詒三〈「有教無類」新考〉,魏衍華主編《論語學研究》第一輯,青島:青島出版社2018,P.159-16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