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14.38
  • 期刊

個案報告-從生涯建構觀點來思考多重物質成癮者的復原旅程

摘要


目的:生涯建構(career construction)一詞起源於Kelly (1955)提出的個人建構理論,其意義為個體透過獨特的價值觀來詮釋生涯發展過程中的事件,這些被賦予意義的一連串事件則成為個體理解世界與生涯抉擇的方式,此歷程稱為生涯建構。本研究聚焦於如何運用生涯建構理論來協助一位多重物質成癮者的治療過程,同時提出反思。個案報告:個案為38歲男性,接觸成癮物質過程為10歲起開始接觸香菸、13歲接觸酒精、18歲接觸安非他命、22歲接觸海洛英,其物質濫用史為28年、毒癮史為20年;可確認的犯罪紀錄為12歲重傷害未遂罪、14歲賭博罪、15歲妨害性自主罪、28歲毒品罪、33歲殺人未遂、38歲毒品罪,監禁時間累計近7年。個案成長在小康家庭,父親早年從事於漁業與個案較疏離3年前診斷失智症現安置於療養院,母親(家管)與個案關係良好,10年前個案在監時病逝,個案從事過搭建鐵皮屋包商、聯結車司機及車行老闆,同時亦為乩童。個案主訴為經常性頭痛、情緒低落並會以額頭撞地板的方式來減輕不適(檢查無明顯生理病因),已服用精神藥物改善有限,心理師知悉後(經個案同意)主動進行密集會談。12次會談包括5次標準化的戒癮心理門診及7次的心理治療。療程透過個案自陳重大生命事件的回顧方式,建立生涯發展序列的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並引導個案重新建構不同事件的自我意義或價值,協助其調整認知型態。個案貝克憂鬱量表第二版(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II, BDI-II) 分數從第4次會談(第一次心理治療)的33分,第8次會談(第三次心理治療)的25分,到最後一次會談降至12分,貝克焦慮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 BAI)則為20分、17分、25分;可見透過生涯建構的治療過程,可協助個案憂鬱現象獲得改善,但對其焦慮狀態則無顯著效益。討論:(1)從生涯建構的犯罪危險因子來看,個案的非行行為與多重藥物成癮之間有明顯交互作用;若從保護因子來看,不同時期具保護作用的因子卻不盡相同。所以,為何形成疾病因素(成癮)的致病因子可尋,復原因子卻如此隱晦?(2)人格特質是個案陷入非法生活型態/毒癮的前導因素,抑或是後者促使個案人格特質演變成反社會人格疾患,更令人省思的是,當前的穩定性格如何開始形成轉變,透過生涯建構的角度或許讓我們得以窺其一二。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