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1.231.245
  • 期刊

慢性期輕度創傷性腦傷患者主觀知覺受傷嚴重程度與後遺症抱怨和復工狀態之研究

摘要


研究背景與目的:當創傷性腦傷患者(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出現較多無助益的患病表徵(Illness representations),如認為腦傷後的結果是嚴重、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痊癒時,其日常生活功能(如:職業、社交)將受到影響(Snell, Siegert, Hay-Smith, & Surgenor, 2013)。過去國外相關研究的追蹤時間最長為6至9個月,國內則未探討過相關議題。本研究探討此效應是否出現在更長時間的慢性期。研究方法:本研究通過人體試驗委員會之核准。受試者為台南市某醫學中心確診為TBI之患者,以該院2011年全年度符合頭部受傷之患者應用相關國際疾病分類診斷碼(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Ninth Revision, ICD-9),包含432.1;800 ~ 801.9;803 ~ 804.9;850 ~ 854.19;959.0 ~ 959.09;989.9;959.9,共1,140人。採病歷回溯方式排除非TBI、已死亡、腦傷前有精神病史、神經學疾病史者,共有389位18歲至65歲,其中,受傷時為輕度患者共299人。本研究於患者受傷滿18個月後進行電訪,共142份有效資料。電訪問卷選用台灣地區勞工職傷後身心健康調查表(Lin et al., 2012; Lin et al., 2013)。研究結果:患者的主觀知覺受傷嚴重程度與復工狀態有顯著的負相關(r = -.26, p < .01),自覺嚴重者,復工狀況越不佳。穩定復工者比未穩定復工者,有顯著較低比例報告其思考複雜度降低(17.3% 比34.2%,p < .05)、反應速度變慢(14.4% 比47.4%,p < .05)、記憶問題 (33.7% 比71.1%,p < .05)、肌力問題(11.5% 比31.6%,p < .05)與情緒抱怨(24% 比55.3%,p < .05)。結論:對輕度TBI患者而言,無助益的患病表徵不利於重返職場的現象,直到慢性期依然持續存在。故神經心理復健計畫需重視患者主觀對患病解釋之問題。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