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184.90
  • 期刊

疼惜的力量-安寧團隊照顧模式對病人家屬之心理意義初探

摘要


背景:案主為42歲男性,未婚。案主及案母皆表示案主曾有精神分裂症診斷,並因刑案入獄服刑十數年,賠償受害者家屬之費用由案父母協助償還,至今尚未還清。2012年6月案主保外就醫確診罹患食道癌,2013年1月11日轉入本院安寧病房,主要照顧者為案母。於住院期間案母表情多愁苦,共照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安寧護理師、關懷師等皆持續從各面向與案母及案主會談陪伴,案母悲愁情緒雖略有改善,但整體而言仍顯憂愁,且不斷提及「這孩子很乖」、「這孩子一生怎麼這麼坎坷」。2013年1月25日參與心理師主持之病房活動後,隔日(26日)起案母不再出現愁苦表情,見團隊成員皆回以燦爛笑容,心理師反映案母情緒變化、稱其「笑得像朵花一樣」,案母則笑得益加開心。方法:(1)研究法:以回溯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及內容分析法分析案母情緒改變主因。(2)分析材料:2013年1月25日活動內容:心理師講述一段登山訓練故事。內容為17位各自有著不同的身心疾病且未曾有過正式登山經驗的男女老少、被迫須各自背負20~30公斤不等之裝備進行七天山訓的真實故事,當中並搭配登山客當時之照片、錄影、及與主題相關之歌曲。最後並以「就像這群登山客一樣,每個人身上都背著或大或小的重擔。這些擔子我們(安寧團隊)沒有辦法幫你們背,但我們願意陪你們一起走這段路,當你們累的時候為你們分擔、在你們受傷的時候為你們包紮,讓你們有力氣繼續往前走。」做為故事總結。2013年1月25日活動進行中社工觀察到案母喃喃自述「是啊,人生的重擔還是要自己擔」。2013年1月26日案母見到心理師即滿臉笑容向心理師問好、閒談。2013年2月7日訪談案母:a.案母同意自己活動結束後情緒有明顯轉變。b.案母瞭解人生的重擔不會因拒絕承擔就消失。c.案母表示現在仍有重擔,其中最大的重擔就是金錢。d.案母表示感受到安寧團隊對她們的疼惜與幫助,雖然重擔還是得自己擔,但心裡卻感覺輕省許多。結果:整理案母訪談內容發現,透過登山客的譬喻故事,案母反思並接納苦難存在的必然性,此為觸發情緒改變的主要原因,但其在安寧病房中持續經驗到的「被疼惜」感,則是使改變得以發生的基礎。結論:安寧病房透過全人、全家的全隊照顧模式,使家屬感受到「被疼惜」,是提升家屬面對苦難的承受力及轉化情緒的基礎。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