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0.245.233
  • 期刊

初探外籍家庭幫傭在雇主家庭中的勞雇關係與類家人互動關係

The Research on the Foreign Domestic Helpers' Labor-Employee 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on with Employers' Families Members

摘要


台灣自1990年代開始引入外籍家庭幫傭協助雇主家庭成員日常生活起居照料與環境打理,在過去,他們經常被被視為家奴或被買斷的勞動商品,任意的役使、無限時的叫喚;但在人權、工作權提升後,勞動商品的概念逐漸被勞動者取代,這意味著有越來越多的雇主家庭開始和他們產生情感上的連結,不再只是生冷的契約關係。當他們以勞動契約為媒介進入雇主家庭中,因同住形成如同「家人」一般的生活型態,加上照護工作的屬性,在高密度接觸下觸發情感性經驗,意即類家人關係。以此為基礎,本研究試探討外籍家庭幫傭如何在勞雇與類家人關係間取得平衡。本研究採半結構式深度訪談,邀請四位受訪者分享其與雇主家庭成員的互動經驗。以現象學方式分析,從兩面向(契約勞雇關係、情感接觸)及兩個主要對象(女性雇主、雇主子女)的交互作用呈現。經本研究發現,當外籍家庭幫傭與女性雇主限縮於勞雇關係的互動中,彼此的信任基礎較薄弱,衝突情境容易使外籍家庭幫傭退縮而衍伸孤單感;當其情感接觸較深時,反而更能同理女性雇主做為母親的需要,有界限的擔任協助者的角色。雇主子女部分,相比起契約勞雇關係互動,易因移情母職心理之發酵,雙方產生較強的情感連結。

參考文獻


王潔媛(2019)。跨國社福移工的訓練與在地經驗:社會融合觀點。臺大社會工作學刊,39,153-204。http://dx.doi.org/10.6171%2fntuswr.201906_(39).0004
江文慈(2009)。“和顏悅色”與“忍氣吞聲”的背後:國小教師情緒勞動的心理歷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0(4),553-575。http://dx.doi.org/10.6251%2fBEP.20080710
吳秀照(2006)。層層控制下不自由的勞動者:外籍家戶勞動者勞動條件、勞雇關係及管理政策析論。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0(2),1-48。http://dx.doi.org/10.6785%2fSPSW.200612.0001
李岳庭(2018)。反思含攝文化下的Bowen理論及其運用在華人文化中。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3,23-44。http://dx.doi.org/10.3966%2f172851862018100053002
林津如(2000)。“外傭政策”與女人之戰:女性主義策略再思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93-151。http://dx.doi.org/10.29816%2fTARQSS.200009.000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