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36.141
  • 期刊

歐盟財經治理與政策回饋:經濟貨幣整合的理論依據、轉變及其問題

摘要


本文試圖從歷史的角度,說明二戰後近60年來歐洲官方基於強化相互依存需求與現實環境變化,採酌相關理論並權衡取捨的作為,如何影響了歐洲經濟整合的過程與面貌,進而導致今日的危機,以及未來發展方向的思考。以歐洲貨幣同盟(European Monetary Union,以下簡稱EMU)為例,其建立係基於1970年代對於「匯率穩定」的迫切需求。「匯率穩定」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就是加強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程度的重要工具,而浮動匯率在經濟學理來說,卻是扮演隔絕外來影響的角色,與戰後歐洲的理念不符。原以布列敦森林制度建構的全球金融秩序與穩定匯率瓦解,造成歐洲相互依存原則下包括共同農業政策與共同市場等措施無所適從。與此同時,德國(西德)復興造成對法、西、英等國經常帳長期順差,亦使歐洲各國難以單方面維持匯率穩定以遂行前述共同政策。上述內容跟一般為人所熟知,由1999年諾貝爾獎得主Mundell早於1960年代所提出的最適通貨區域理論(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 OCA.)(Mundell 1961)並無直接關係。而這理論的主要內涵,其實就是當今歐債危機爆發後,歐盟官方所一再強調,包括財政整合、金融整合與勞動市場調整在內的「結構性改革」。簡言之,在執行強化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程度過程中,歐盟順應時勢並採取了「先易後難」策略,迴避成立貨幣同盟所需要件,這形同政策執行順序的瑕疵。惟1990年代後期以來的經濟榮景,以及歐元區成立後單一貨幣與物價穩定政策超乎外界預料的成功,卻使歐洲政治人物無意主動觸碰這些涉及進一步主權讓渡的燙手山芋,這是今日歐盟與歐元區為債務問題所困擾的主要癥結所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