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214.215
  • 故宮期刊

明治初期的正倉院寶物展示與西方人士之報導:古代珍藏轉為現代觀者視野下文物之早期例證

摘要


位於奈良東大寺域內的正倉院寶物庫及其內藏品,不僅日本人珍視,更是國際人士共同關注的文化遺產。正倉院獨特之處,在於相當數量的物件履歷可溯至8世紀,並可作為亞洲各區域間,尤其是西亞與東亞間交流的實證。然而,這批物件何時始為國際人士知曉?明治初期的公開狀況如何?當時外國觀者以何種角度觀看與書寫?本文研究1870至1880年代初的材料,首先整理明治初期奈良博覽會中正倉院寶物的展示狀況。第二部份則以一篇1875年《日本週報》(The Japan Weekly Mail)的英文報導為主,探討當時國際人士對正倉院及其藏品的認知。第三部分,由英國設計師卓瑟(Christopher Dresser, 1834-1904)1882 年出版的書籍,探索他1877年於奈良親見正倉院藏品時的見聞。正倉院之管理制度與藏品的系統化整理,直到1890年代才漸趨明確。然而,1870至1880年代初期,多樣物件已透過奈良博覽會的展出,公諸於世,且出現英文書寫的報導。即使嚴肅的學術研究尚未開展,展覽會目錄排序也未見具有明確意義,但展品整體的多元,以及物件本身的樣式、材質、製作特色等,可能反映出的古代國際文化交流,已經吸引了西方觀者的目光。這些報導或書寫雖非學術研究,但它們出現之早,非常值得注意。特別當我們考慮西方人士於亞洲的探險活動及相關出版,二十世紀之後才廣受注意,「奈良寶庫」文物呈現出的古代國際交流實證,更顯意義非凡。

關鍵字

無資料

參考文獻


(明治)石田為武,《英國ドクトルドレッセル同行報告書》,出版商資訊不詳,1877,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
(明治)〈奈良博覽会結社濫觴及沿革概略譜〉,原文抄錄於山上豊,〈近代奈良の観光と奈良博覧大会-奈良県行政文書等を通して-〉,《奈良県立大学研究季報》,23 卷 4號,2013 年 3 月,頁 76-77。
(明治)《東瀛珠光》全 6 輯,東京:審美書院,1908-1909。
(明治)《國華餘芳:正倉院御物》,東京:印刷局,1881。
(明治)〈諸縣報知〉,《郵便報知新聞》,明治八年五月二十八日(1875 年 5 月 28 日),轉引自山上豊,〈近代奈良の観光と奈良博覧大会-奈良県行政文書等を通して-〉,《奈良県立大学研究季報》,23 卷 4 號,2013 年 3 月,頁 63。

延伸閱讀